壓力並不會讓大腦神經元大量死亡,但長期且持續的壓力會造成白質、神經膠質減少,影響認知功能。適度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要故意測試我們的大腦,避免反覆不斷的壓力。雖然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但讓自己過有充足睡眠、找得出時間運動的生活,遠離有毒的人際關係,是很合理的目標。壓力傷害的不只大腦,還包括身體各器官與性生活,與中年後的認知退化以及失智症也有關連。以下是簡易的壓力評量表,當覺得身體心靈的疲倦無法抒解時,不妨停下手邊的工作,評估看看自己目前的狀態。
壓力自我評量表
□ 家庭中有許多的問題。
□ 早上起來覺得不爽快,情緒不好,不想上班。
□ 工作上有許多變化。
□ 頭腦不清楚,有時發生頭重感。
□ 無法享受日常的趣味。
□ 肩膀僵硬,有時腰酸背痛。
□ 無法實行日常的運動。
□ 食慾減少,體重逐漸減輕。
□ 情緒容易鬱卒。
□ 腹脹、便祕、腹瀉反覆交互發生。
□ 連小事都會發怒、不安。
□ 眼睛疲勞,頭暈或突然站立時眼前昏黑。
□ 不想工作、容易疲勞。
□ 胸痛,呼吸困難。
□ 不喜歡見人,對什麼人都討厭。
□ 手腳發冷,容易出汗。
□ 殘留以前的疲勞,一大早就感到身體疲累。
□ 容易感冒,不容易好。
□ 睡不好多夢。
□ 醫師診療後,解釋為情緒因素。
評分
5項以下 正常範圍
6~10項 臨界壓力狀態
11~15項 壓力狀態(要注意)
16項以上 壓力病(要醫療)
諮詢專線:(02) 2517 1776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214巷8之1號,8號2F (近捷運松江南京站 五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