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63795_xl  

心慌慌的恐慌症/林耿立醫生

  胸口悶悶的卻總吸不到空氣,感覺心臟莫名地跳得很快,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臟有問題?各種身體檢查,像是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斷層掃描,能都的的都做了,卻仍舊找不出原因。好擔心自己會突然死掉,心情也因此十分低落; 工作、人際關係不僅無心經營,家人亦是無法諒解這種害怕、緊張、焦慮的心情,進而經常吵的整個家雞犬不寧。倘若你或你的家人、朋友為上述情況而困擾著,恐慌症這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可能已經悄悄上門。

  精神科醫師林耿立表示:恐慌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在事先毫無預警情況下,突然發生極度的恐懼、害怕和不適感,有心悸、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冒冷汗、呼吸困難、喉嚨有異物感、頭暈反胃、手腳或是頭皮背部發麻、有刺痛感、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快失控、或是四周事物不真實感。患者多半會有預期性的焦慮,擔心害怕下一次恐慌症發作的時間和症狀;有些則是會擔心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或心臟病發作等等;有些病人會隨身帶著藥物,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或是不敢出遠門,盡可能留在離醫院或是家裡近一點的地方,不敢坐公車、捷運或是搭乘電梯,也會避免去大賣場或是百貨公司人朝擁擠、空間狹窄的地方,特別是會擔心在這些場合「萬一自己發生不幸的事」,沒有人可以幫忙急救等災難性的思考。也就是一部分病患會合併有懼曠症的情形發生。

  根據研究統計發現,約有九成的恐慌症患者合併有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等等在內的精神科疾病。其中跟憂鬱症的關係更是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病因上,可能與某些近期壓力的生活事件相關,諸如離婚、親友過世、感情問題、或是課業過重等等。恐慌症主要在青春期及成人期的早期發生,另一部份人發生在35~40歲之間,有少數病患在兒童期發病,45歲以後發病的較少,其病程為慢性,有些病例在突發一次恐慌發作後,相隔幾年後再發。性別方面以女性的發生情形較多。另一方面,遺傳上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也相當高。

        診斷上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臨床判斷,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病因,尤其是一些內科及神經科的疾病例如甲狀腺亢進等等。治療上則可以先以抗焦慮的藥物快速緩解病人身體的不舒服以及心理上的焦慮緊張害怕, 在足夠劑量的原則下,病患即可在大約一兩天左右的時間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再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從內分泌系統上提升病患腦部賀爾蒙的濃度,雖然研究指出其效果也許優於抗焦慮藥物,但是由於效果較慢出現,建議初期是以兩者併用的方式給予病患服用。約幾個月後,在醫師的指示下逐漸減少抗焦慮藥物的劑量;至於血清素抑制劑則是建議病患能持續服用至少約一年的時間。

  除了藥物治療外,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行為治療方式,諸如肌肉放鬆、腹式呼吸、曝露治療,或者認知行為治療方式,教導病人正確的認知以及有效的資訊等等,都能有效減低病人對疾病的過多焦慮和害怕。

  倘若受恐慌症症狀所苦,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儘量避免只靠藥物治療或是深信單一心理治療,每一位專科醫師都有他的經驗,而病患和家屬也有都有他自己偏好和適合可以接受的治療。透過病患與醫師之間的溝通,方能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凱薾銀杏葉拷貝15 推薦醫師

 

林 耿 立醫師
自律神經失調、焦慮恐慌、失眠、強迫症、憂鬱躁鬱症等方面有多年的治療經驗。
除了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之外,藝術紓壓、音樂紓壓、催眠治療、營養諮詢等都是林醫師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專業方式。

 

專長

• 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焦慮恐慌/強迫症  
• 憂鬱躁鬱症/兒童學習智力資優評估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心理諮商/厭食暴食
• 經前症候群候群/老人失智症 

 諮詢專線:(02) 2517-1776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214巷8之1號,8號2F(近捷運松江南京站 五號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iRE 凱薾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